城建顺序直接影响前期发展速度和中期战略优势。开局应优先建造资源型城市,以钢、橡胶、石油为核心资源,搭配基础农场保障人口需求。资源城需集中建设炼钢厂、橡胶厂和高产油井,确保军事科技解锁后的材料供应。初期钢的消耗量最大,建议炼钢厂占比不低于40%,橡胶厂和油井各占30%,剩余空间用于临时粮仓和补给站。这类城市选址需靠近野外资源点,便于后续扩张采集。
军事型城市应在资源稳定后快速建造,核心建筑包括陆军基地、兵工厂及配套补给品厂。陆军基地等级决定可编制部队数量,兵工厂则影响军备生产效率,两者需同步升级。军事城初期以步兵和轻型坦克为主力兵种,因此需预留至少50%空间给兵营和坦克工厂。军事城建设需遵循三圈原则:内圈为指挥中心,中圈为生产设施,外圈为防御工事。炮塔应呈放射状布置在城墙周边,形成交叉火力网。
爆兵城属于中后期特化城市,专精于快速量产部队。此类城市需要完全舍弃非必要建筑,将90%区域用于兵营、坦克工厂和炮兵阵地。爆兵优先级为:步兵>坦克兵>炮兵,步兵作为基础作战单位兼具占领和防御功能,坦克提供战场突破能力,炮兵负责远程火力压制。爆兵城必须配套2-3座满级补给品厂,确保部队持续作战能力。此类城市通常需要3-4座资源城供养,建议在拥有稳定盟友后再投入建设。
科技型城市往往被忽视但至关重要,应在前三种城市成型后建造。其核心是研究所和高级军校,前者提升兵种科技等级,后者培养高属性军官。科技城需要严格保护,建议建造在联盟腹地,配备双倍防御工事。建设中需平衡科研速度和资源消耗,橡胶和钢的日产量不得低于基础值的150%。军官培养方向建议优先选择步兵统帅和装甲专家特质,这类技能对部队加成效能最高。综合型城市适合作为主城存在,需整合资源生产、军事部署和科技研发功能。此类城市建设难度较高,要求玩家精确计算建筑比例:资源区占35%,军事区占40%,科技区占25%。主城升级路线应先解锁市政厅等级,再逐步扩展功能区。城墙需采用复合防御结构,外层布置反坦克障碍,中层设置防空炮阵列,内层保留预备队驻扎空间。主城位置应选在地图中央区域,便于向四周辐射影响力。